学而优书店:究竟是生活成就了文学,还是文学拯救了生活?
来源: | 作者:gdsfx2014 | 发布时间: 2017-01-16 | 554 次浏览 | 分享到:

115日,广外中文系教授伍方斐、德语译者陈巍和法语译者何家炜在学而优,畅聊文学翻译一代宗师梁宗岱的岭南岁月。梁宗岱(1903-1983)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法语教育家于一身的翻译家,也是法国象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旗手。精通英法德等多门外语,结缘世界文学大师瓦莱里和罗曼·罗兰,相交文化名人徐志摩、朱光潜、巴金、胡适等,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一生跌宕传奇,曾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执教,后随院系调整到广州外国语学院,任法语教授。适逢今年八卷本精装版《梁宗岱译集》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际,三位老师齐聚与中大有着悠远渊源的学而优,回忆梁宗岱其人其事,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同日,移居蒙特利尔的“文坛老兵”薛忆沩,在学而优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人生智慧,探讨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爱情。2016年是薛忆沩高产的一年,“薛忆沩文丛”(三种)已由三联书店跨年出版,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提名;“薛忆沩战争系列小说专辑”在美国的英文学术期刊《中国文学与文化》隆重推出,并得到哈金等著名作家学者的推荐和解读;其“深圳人系列小说”《出租车司机》的英译本Shenzheners刚发行,就跻身渥太华的国际文学节,以及多伦多、温哥华的文学节,而《希拉里、密和、我》更入围具有业内影响力的2016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100本初选书目……

《希拉里、密和、我》是关于一个发生在蒙特利尔皇家山的奇特故事,薛忆沩在现场不仅给读者们讲述本书写作始末,更从这一个冬天的情感纠葛,和诸位读者讨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历史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影响。

116日,传奇奶奶姜淑梅和她的女儿、同时也是她在写作上的老师艾苓对谈中山大学国际作家写作营戴凡在学而优书店,聊生活和写作的关系。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20多年家属工。早年读过几天书,忘得差不多了。1997年开始认字,2012年开始写作。传奇奶奶姜淑梅现已出版了多部自传作品,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人生故事。她走过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乱穷时代”,历经战乱、饥荒年代,她用迥异于知识分子的乡土语言,复活了她所亲历、亲见、亲闻的艰难岁月,反映了近百年来平凡老百姓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百年中国史。丰富的生活经历滋养了姜淑梅的写作,她开始写作以后,文学反哺了姜淑梅生活的方方面面。

1120日,《深圳晚报》阅读周刊主编姚峥华,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胡洪侠在学而优以新书《书人肆记》为原点,谈书界大佬们的幕后故事。姚峥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以独特的视角,犀利捕捉包括薛冰、李银河、林少华、李昕、韩东、迟子建、刘瑞琳、李国庆、沈浩波、郑勇、老六等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神细节,继而进行“现场记录”式的描写,娓娓道来当下书界诙谐有趣的众生相。 作者与这些活跃于文坛、学界、出版界的著名“书人”,或有多年交往,或因工作关系而有几面之缘,而无论与书写对象熟悉与否,姚峥华都“照例是我手写我心。”“白描”及漫笔,有的人物是正身照,有的取其侧脸,有的只凸显某个局部特征,有的甚至是根据书本的内容脑子里“凭空想象”。■学而优书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