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营书店现状和持续经营的几种模式
来源: | 作者:gdsfx2014 | 发布时间: 2014-07-01 | 11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东的民营实体书店曾以大卖场多、连锁店多、分布区域广等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图书销售市场曾是国内三大区域市场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在受到网络销售、电子阅读等新技术冲击,书店房租、人工等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新华书店整合等因素的影响下,民营实体书店数大幅减少,新开书店寥寥无几,现存的书店大多入不敷出、很难在图书销售上实现收支平衡。在此背景下,笔者希望从书店衰落的背后,从一部分仍保持着书店实力、进行着较好经营的书店,探讨书店能够持续经营的几种模式。
    (一)10年间广东实体书店大量减少
    1、广州大卖场的变化
    2003年广州经营面积超过1000㎡的书店有20家,其中非新华系统书店10家,分布在广州各区。但是到了2013年,仅存6家新华书店门店,2家民营书店。而在2003年,小书店遍布广州大街小巷,单是广州日报连锁书店,在广州市区就有二十多家分店,被誉为书店多过米铺的图书市场繁荣时期。目前,除了学而优书店、唐宁书店、方所书店等几家略有规模的独立书店,小书店也比较少见。
    2、书店客户大幅减少
    近10年来广东书店究竟关闭多少尚未有准确数字,但还是有一些数字可以看出书店的没落。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有关人士去年在电视节目中透露的信息,几年间广东全省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减少446个,减少比例为27%。笔者通过在广东省图书批发市场和广州市图书批发市场两大专业市场选择了10家经营超过10年的图书批发商,通过反向调查的方式,从各家10年来客户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终端客户—全省书店在减少。体量最大的学而优书店批发业务的客户减少90%以上,其他九家批发商客户平均减少70%以上。同样可以反映实体书店减少的是,深圳图书批发市场最高曾有30多家批发商,2013年只剩下4家批发户;东莞虎门图书批发市场早期有十几家档主,如今市场已关闭。
    (二)实体书店大量关闭的主要原因
    1、网络销售的冲击
    图书网上销售已成为传统实体书店的最大挑战者,以低价格、海量图书品种信息、送货上门等优势赢得广大网民支持。去年当当销售码洋达63亿元,在大众图书销售领域独占鳌头。广东是当当网除北京外国内最重要的销售区域,2004年在广州建立配送仓库,2008年当当全年销售额为16亿元,仅在深圳的图书销售额就超过2亿元。不难看出,在广东省图书市场总额变化不大的情形下,网络销售已经挖去了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实体书店成为展览厅,读者到书店与图书实物面对面,记录下所喜爱图书的信息,转而上网购买。这已成为许多年轻读者购书的习惯。
    2、经营成本大幅增长
    近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房价坐火箭,商业物业租金同样也大幅提高。图书不是快消品,流转缓慢,加上被限定的毛利空间,无法适应房租、人工等经营成本的上升。2012年底广州云景书城遭遇房租提升20%的困境,已经营多年的书城不得不关闭。引起媒体关注的广州三联书店关闭事件,同样也是因为租金问题和物业问题,不得不拉闸关门。在进行广东十大书业民企评选活动的调研中,也了解到实体书店完全依靠图书销售,已很难做到收支平衡。
    3、阅读和娱乐方式的改变
    轻阅读、快阅读,已成为年轻一代读者的阅读取向。传统经典式阅读在全民阅读中减少。而网络技术的普及,改变的不只是购物方式,而更多的是对生活方式、消费形态和娱乐方式的改变。最新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全民阅读率微弱上升,但电子阅读、手机阅读增长快速。去年韩国图书消费降到了历史记录低点,书店数从1994年的5683家减少到2001年的1752家,《韩国日报》的报道称,年轻人都走进了电影院。对于大众读者而言,阅读同样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娱乐方式的增多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休闲选择,中国电影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票房发展到2012年的170亿元,是以观众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前提,而一个读者的时间总是有限,看书还是看电影都是一种选择。(全文未完,见下一篇